1. 只買遵循標準的管理工具。就存儲而言,這意味著遵循SNIA的SMI-S。多數大廠商都意識到有必要遵守這個標準,并正在積極行動。實現這一標準的兼容性通常需要AppIQ、Crosswalk等公司的技術。硬件和軟件都存在是否符合這一標準的問題,因此需要多了解這一標準的內容。
2. 自動化極其重要。在公用計算環(huán)境中,每次修改環(huán)境參數以后,都要重新分配資源并修改(和測試)腳本程序。必須對所有涉及發(fā)現、分配和資源利用的操作進行基于策略的管理。自動實施基于策略的管理可減少人為錯誤影響系統的機會。
3. 記錄最佳實踐。就自動化而言,就是把最佳實踐信息不斷加入到所制定的策略中。
4. 不要縮小選擇范圍。CA、惠普和IBM確實是候選的管理產品廠商,因為它們提供企業(yè)管理框架。但是一些實力雄厚的存儲廠商,如EMC以及一些較小的公司,也有非常出色的產品。選擇廠商的關鍵是,看其是否承諾支持存儲管理接口標準以及其他獲得廣泛支持的標準。
5. 在實施數據遷移計劃之前對其進行測試。Onaro等公司提供的新產品可以讓用戶預先知道會有哪些變化、了解這些變化產生的影響、測試和驗證數據遷移實施效果、記錄數據遷移產生的影響、隨時分析不斷發(fā)生的各種事件。
6. 尋找問題發(fā)生的原因而不是僅停留在現象上。如果所能做到的僅是報告問題,那么很有可能無法解決問題,而是面對一大堆問題束手無策。分析并找出問題發(fā)生的根本原因比僅僅確定問題的癥狀更有意義。如果有能力找到服務器問題的根本原因,那么還應該把這種能力擴展到服務器之間的連接上。CentrePath公司和EMC收購的Smarts公司的產品在這方面都非常有用。
7. 不要固守傳統。很明顯,所有企業(yè)都要轉向更簡單的管理環(huán)境,希望以此降低成本和復雜性、減少風險、提高對服務水平協議和各項法規(guī)的遵從性并最終高效提供永遠可用的安全IT服務。但是很多IT經理們仍然不愿意放棄他們多年來一直使用的管理工具,或者不愿放棄“IT社會分工”—-單獨設置應用、服務器、網絡和存儲管理員。但是用戶必須考慮轉向自動化的集成式管理將具有的高效率和潛在的業(yè)務優(yōu)勢,這些好處最終會體現在收入和利潤的提高上。
重要存儲標準一瞥
說到存儲,有一個標準獲得了廣泛采用,那就是存儲網絡行業(yè)協會(SNIA)的存儲管理計劃規(guī)范(Storage Management Initiative Specification,簡稱SMI-S)。隨著越來越多的存儲系統從直接連接轉向連接到服務器和企業(yè)網,SMI-S的地位也越來越突出。SMI-S實現了分布式存儲資源的集中式管理。
SMI-S目前具有發(fā)現存儲區(qū)域網上的陣列、主機總線適配器、光纖架構和交換機的能力,行業(yè)觀察家們預計,到今年末,用于網絡附加存儲的SMI-S規(guī)范將出臺。除了SMI-S,IT經理們至少還應該知道以下3個標準。
- Windows管理規(guī)范(Windows Management Instrumentation,簡稱WMI)。這是微軟定義的標準,供需要為微軟環(huán)境提供管理規(guī)范的軟件廠商使用。
- 通用信息模型(Common Information Model,簡稱CIM)。這是由分布式管理任務組(Distributed Management Task Force,簡稱DMTF)制定的規(guī)范,定義了不依賴于平臺的行業(yè)標準管理架構。
- 服務器硬件系統管理架構(Systems Management Architecture for Server Hardware,簡稱SMASH)。也來自DMTF,SMASH是一套新制定的規(guī)范,用于統一數據中心的管理。
上一篇:管理存儲的新方法 下一篇:虛擬化簡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