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比賽由阿里巴巴天池平臺主辦,阿里云大數據處理平臺(ODPS)為其提供計算支持,旨在通過大數據手段預測新的買家是否會再次出手購物。商家便可以此為依據,設置專屬的促銷活動。

主辦發(fā)留給選手的時間只有24小時。從12號15點開始,到13號15點結束,期間進行6次算法測評。每次測評結束后的榜單,刺激著選手不斷優(yōu)化算法。

題目很難,時間很短,但同時這些選手也實力非凡。比賽采用定向邀約制,選手均是往屆天池大數據競賽的佼佼者,一些人已經當上了CEO。

劉哲畢業(yè)于法國國立路橋及東巴黎大學,專業(yè)是3D視覺重建,曾獲2014年天池智慧交通算法大賽亞軍。在這次巔峰選手的對決中,獲得了第7名的成績。

他創(chuàng)辦了一家大數據公司,可以為電商提供智能倉庫存儲系統(tǒng)。“一個高流動性的倉庫,需要對貨物存放進行優(yōu)化,并且對未來訂單趨勢做出預測,從而提高倉儲效率。我們通過世界一流的算法開發(fā)能力,為倉庫和硬件商定制最合理最高效的軟件系統(tǒng)。我們希望在未來,能夠借助阿里云平臺,將更多的數據整合在一起,提供更全面的優(yōu)化方案”,劉哲說。

胡曉明在頒獎時表示,阿里云希望將計算能力開放給更多在天池平臺上進行數據研究的年輕人。“用他們的智慧來釋放數據的力量,從而降低社會成本,提升創(chuàng)新效率”。

天池大數據競賽是全球最大規(guī)模的數據科學領域的賽事,也是首個使用真實場景數據(脫敏后非隱私數據)作為賽題的算法大賽。僅2015年,天池大數據競賽就吸引了全球40個國家和地區(qū)、1413所學校、25250名選手報名參賽。

 
 

附天池24小時極限挑戰(zhàn)賽排名:

排名 姓名 性別 年齡 學校 身份
1 郭鵬博 20 吉林大學 學生
2 趙光明 24 東北大學 學生
3 王靜 27 浙江大學 學生
4 陳靖 24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學生
5 馬文佳 23 東北大學 學生
6 錢肅馳 24 南京理工大學 學生
7 劉哲 29 深圳馬路創(chuàng)新科技有限公司 創(chuàng)始人
8 李強 23 中國科學院 學生
9 顧茂杰 24 中國科學院 學生
10 陳志遠 27 浙江大學 學生
分享到

fanz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