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何在?云計算操作系統(tǒng),或稱云計算資源管理平臺,必須實現(xiàn)計算、存儲、網絡等復雜的資源管理,同時還要涉及工單、計費、報表、多級權限、一體化監(jiān)控、可視化編排等諸多功能。
但如若仔細觀察,直至今天諸多云平臺服務商,還在亦步亦趨地在功能上模仿AWS,而喪失了自我對市場趨勢的判斷?!癦Stack雖然年輕,但因團隊的技術背景,希望將云計算平臺技術重新進行提煉,將客戶需求重新提煉?!庇扔揽嫡f。
云計算平臺的四規(guī)則
由此,ZStack不再仿制AWS,而是綜合了OpenStack、CloudStack、Linux和多種虛擬化軟件思想精華,重新定義了云計算平臺的四項設計目標和規(guī)則:
首先,簡單(Simple)。ZStack摒棄掉任何需要手工和人工服務的部分,用戶可以如使用Windows一樣,自行安裝和使用。30分鐘即可在物理裸機上完成私有云部署,版本間5分鐘無縫升級。
其次,健壯(Strong)。云計算平臺承載用戶核心業(yè)務,其系統(tǒng)架構設計必須穩(wěn)定而高效。除了支持管理節(jié)點、云主機的高可用;還可以自動實現(xiàn)云平臺整體掉電后的自舉恢復。云平臺支撐每秒數(shù)萬條并發(fā)API訪問,在數(shù)分鐘內完成上千個云主機的創(chuàng)建。
第三,彈性(Scalable)。云計算基礎平臺小到3~5服務器,大到數(shù)萬臺,資源管理平臺必須有強的適配性。由此,ZStack定義,即使一臺服務器進行POC測試,也可以安裝使用。當然,隨著客戶部署規(guī)模的擴大,ZStack更支持橫向、縱向無縫擴展。
第四,智能(Smart)。智能自動化升級,自動化運維管理,實時的監(jiān)控審計。
被撕裂的OpenStack
以上內容有些技術化,但又必須強調說明,因為有此“4S”設計規(guī)則,用戶可以如上4S店購買汽車一樣,采購云計算平臺。如前所述,OpenStack的高度復雜,使用戶過于依賴云平臺提供商的實施、運維服務。而反向而言,OpenStack社區(qū)的現(xiàn)狀才是造成這一現(xiàn)象的根本原因。
OpenStack社區(qū)中近8萬名成員,有靈光一閃的思維發(fā)散,但又缺乏權威式的集中,其在享受OpenStack的優(yōu)勢,也繼承了諸多缺陷。甚至可以說,OpenStack正在被不同的服務器、存儲、網絡企業(yè)“撕裂”,因為越來越多“被植入”的產品特性。
由此,OpenStack平臺服務企業(yè)很難完成產品化,其只能以項目制,以提供定制化服務為主要業(yè)務導向,A公司的平臺特性,B公司很難復制。例如Mirantis就是一家典型的以提供部署、開發(fā)、運維服務的云計算平臺公司。
幫助集成商打開一扇窗
回到ZStack業(yè)務策略,“因為ZStack平臺所具備的‘4S’特性,決定了公司可提供標準化、產品化的IaaS層管理服務,也決定了ZStack可與伙伴展開廣泛合作?!庇扔揽嫡f。舉例說明,在過去兩年間,ZStack提供標準化的認證培訓和完善的產品文檔,在國內發(fā)展了數(shù)十家合作伙伴,其中大多數(shù)為系統(tǒng)集成商。即使缺乏云計算平臺服務經驗,集成商可以如銷售Windows操作系統(tǒng)一樣,安裝部署ZStack產品。
話題展開一些,其實傳統(tǒng)服務器、存儲、網絡代理商,以及系統(tǒng)集成商正在面臨越來越激烈的競爭,產品分銷、硬件集成顯然不可支撐企業(yè)長久發(fā)展戰(zhàn)略。轉銷公有云服務?又如被打回原形,長尾中小企業(yè)用戶被公有云如黑洞般吸走,多年積累起來的集成和服務能力,也無處施展。而向云計算服務商轉型,又缺乏相關技術實施能力。
“ZStack合作伙伴可如安裝Windows一樣,部署ZStack云平臺,但銷售模式又與微軟,與其他云平臺服務商有本質差別?!庇扔揽嫡f。首先,對比云平臺服務商的渠道體系,ZStack合作伙伴不是僅提供銷售線索的商機渠道,而是真正提供標準化的實施部署服務,其也可由此真正完成從集成商,到云集成服務商的轉型。
同時,對比微軟等軟件企業(yè)渠道體系,安裝Windows即意味著項目的終止,而安裝ZStack則意味著服務的開始?!癦Stack在2016年的所有客戶,在2017年均有硬件擴容需求,此即是合作伙伴的業(yè)務空間。”尤永康說:“同時,ZStack每年都持續(xù)在平臺中新增管理功能,而合作伙伴也可通過新功能的License銷售,持續(xù)產生利潤。當然,ZStack也更積極與云應用遷移服務商、跨云資源管理服務商合作,大型方案商甚至可以通過OEM產品,樹立自身的云計算品牌?!?/div>
為了更好的服務云集成商伙伴,ZStack還和廣大公有云(尤其是阿里云)合作推出混合云解決方案,并和Dell、聯(lián)想、思科等傳統(tǒng)一流OEM廠商一起合作,提供差異化的全套軟硬一體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