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就是Ceph和Swift的相似之處。
數據訪問
Swift是由Rackspace開發(fā)的用來為云計算提供可擴展存儲的項目。它是為云而開發(fā)的,云原生的,所以它主要的訪問方法RESTful API。應用程序繞開操作系統(tǒng)直接去Swif對接。這樣做的好處是在云環(huán)境中使用時非常方便,但在訪問云外的Swift存儲時就比較麻煩了。
從一開始,Ceph就比Swift開放,Ceph有四種數據訪問方式:
Ceph可通過Rados網關用兼容S3的RESTful API訪問:這點Ceph與Swift相類似,不過S3以外,Ceph對AWS云環(huán)境下的其他內容也能很好的兼容,要知道,AWS為現代云環(huán)境畫下了廣闊的藍圖,有許多新的可能。
CephFS:這是一個POSIX兼容的文件系統(tǒng),可以在任何Linux發(fā)行版上運行,操作系統(tǒng)可直接訪問Ceph存儲。
RDB:RBD是一個Linux內核級的塊設備,允許用戶像任何其他Linux塊設備一樣訪問Ceph。
ISCSI 網關: 這一增加的功能是SUSE加上去的,它允許管理員在Ceph之上運行iSCSI網關,從而將其轉變?yōu)槿魏尾僮飨到y(tǒng)都可以訪問的SAN文件管理器。
Ceph架構的組成
因為Ceph可以提供多種方式來訪問對象存儲,所以比Swift更有可用性,擴展性更好。
訪問存儲信息
Ceph與Swift另外一種最大的不同還在于客戶端訪問對象存儲系統(tǒng)方式。 在Swift中,客戶端必須聯到Swift網關,這樣有出現單點故障的可能。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許多Swift環(huán)境為Swift網關實現了高可用性。
Ceph的存儲節(jié)點上運行著OSD,Ceph通過OSD能獲得存儲拓撲圖,能通過OSD收集到二進制對象最后找到原始數據,別的部分都是訪問運行在客戶端上的對象的主要組件,Ceph訪問存儲的方式不只有單個入口,所以與Swift相比更加靈活。
用戶案例
Ceph與Swift有很大不同,但并不能說誰比誰好。
兩個項目都是綠色開源項目,都有來自全球的用戶,用戶用Ceph的理由多種多樣。
在單一環(huán)境下,Ceph與虛擬機,數據庫以及別的數據類型之間的數據交互表現良好,這些環(huán)境都對數據一致性有很高要求。
Swift在處理海量數據的時候比較有優(yōu)勢。數據一致性決定了兩者對應兩類應用場景。
Ceph是始終跨集群強一致性,Swift數據是最終一致的,同步一致數據需要時間。
所以說,不能說誰比誰好,這是因為設計和使用的場景根本上是有區(qū)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