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話說得好,寧拆十座廟,不拆一樁婚,而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真實退保案例告訴我們,“人生在世,兩件事別干:唆人離婚;勸人退?!备m合當下?,F(xiàn)在不少保險消費者不僅會被“親朋好友”勸退保,還會被承接了退保服務的中介勸退保,這類中介往往打著“為您著想”的口號,誘導保險消費者對舊保單減保或退保,最終目的只是為了鼓動他們用減?;蛲吮YY金購買新保單,賺取傭金。還是那句話,你可以不買保險,但是不要勸別人退,因為風險來臨的時候,你既賠不起醫(yī)藥費,也擔不起責任!
有人會說,“退保不僅是解除保險合同的形式之一,也是我們保險消費者享有的一項基本權利,難道不是想退就退的嗎?”說實話,買不買、退不退保險都是保險消費者個人的自由,但本著對自己及家人的負責的原則,大家還是需要清楚地了解退保會給自己帶來哪些最直接的影響。
第一,造成經濟上的直接損失
提到“退?!保筒坏貌惶峒耙粋€專業(yè)名詞——保單的“現(xiàn)金價值”。它是長期壽險契約中(例如終身壽險、終身重疾險等)由客戶所交納的保費慢慢積累起的一筆資金,客戶退保時會返還,俗稱退保金(當然退保金還包含其他一些部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百度,不再贅述),但現(xiàn)金價值積累緩慢,交費時間越長,現(xiàn)金價值越高,相反就越低。交費前幾年,現(xiàn)金價值一般不超過所交保費的20%,由于客戶中途解約,還會扣除一定違約費用,所以投保沒幾年就退保,非常不劃算。
第二,再投保時交費標準往往會提高
一般來說,保費的計算費率與投保人年齡有關,投保同一種險種,被保險人的年齡越大,交費標準越高,所以常說“保險早買早受益”,因為這樣不僅保費壓力小,享受保障期限也更長。若退保后重新投保,投保人便會因年齡的增長而多交保費。
第三,原有保障隨之喪失的損失
保險保障在保單退保當時立即終止,原先享有的保障權益將隨之消失,沒有任何商量的余地。在保險消費者購買新保單以前,是處于“裸奔”的狀態(tài),這個時候萬一遭遇風險,只能自己承擔,而現(xiàn)在一臺汽車還擁有交強險呢。
有錢難買早知道,所以這個世界上最讓人后悔的一件事就是退保后,災難發(fā)生了,這就回到了本文開頭那位女士被鼓動退保的新聞上。事情發(fā)展到那一步,結局已經不言而喻,不知道她那位口口聲聲稱“保險是騙人的”、“買保險的都是傻瓜”的朋友,會不會自掏腰包把錢給送過去。
鄭重提醒大家:退保要三思,保險作為人們生活的保障底線,任何一次空檔期都無疑會使我們承受更多風險。
第四,重新投保時可能受限制
舉個簡單的例子,年輕的時候購買重疾險,基本不需要體檢,能夠省去很多流程,辦理更容易;如果退保后,時隔幾年再重新投保重疾險會因為年齡問題被要求新增體檢等步驟。
另外,若因退保而重新考慮投保其他長期壽險,其保險條款中約定的疾病身故、疾病致殘或自殺的保險責任免除期將重新計算。保險法約束保險公司的不可抗辯的兩年除斥期也將重新起算。被保險人的權益因此受到重大影響。
第五,重新投保時可能會被拒保
大部分重疾險、醫(yī)療險條款,以被保險人身體健康且不超過規(guī)定年齡為條件。
投保人退保后再投保,可能會因身體狀況的變化或超過規(guī)定的年齡而被延期或拒保,從而失去獲得購買保險的權利。年紀越大,因健康風險加大被拒保的可能性就越大,而現(xiàn)實中很多人退保時根本就沒有考慮過這一點。
所以大家要時刻保持理性,不能因“朋友”一句話而輕易放棄自己和家人的保障,朋友不會對TA自己說出的話負責,但你和你的家庭卻需要為自己的退保行為買單。
事實上,因自身財務問題而導致退保的投保人其實很少,更多人選擇退保是因為對自己所選擇的保險產品不滿意,或聽信他人不負責任的建議。為防止退保給自己帶來經濟損失和可能的風險,還是需要提醒大家,在購買保險時一定要仔細研讀保險合同中關于猶豫期、等待期、保險責任的條款,并注意以下原則:
1、理性消費。在購買保險前,請專業(yè)人員制定合適需求的保險計劃,注意所交保費和自己家庭收入匹配。一般保險費支出控制在家庭年收入20%以內是合適的,富裕家庭可適當提高。
2、反復確認。認真填寫投保資料,在簽字前反復確認相關投保資料,不清楚的地方要及時詢問。
3、猶豫期。認真對待猶豫期,猶豫期是保險法賦予投保人的一項重要權益,一般在新契約保單簽收后10天內稱為猶豫期。在此期間,投保人可以隨時提出退保申請,保險公司必須全額返還保險費。
4、電話回訪。認真對待保險公司的電話回訪工作,這是政府保障消費者權益的一種方式,請在回訪電話中如實反饋,如有疑問也請在電話中表明,電話均會全程錄音,保險公司對客戶在回訪中的疑問會認真對待并及時解決。
因病致窮不是天方夜譚,而是一個個慘痛實例。所以一旦購買了保險不要輕易退保,你退的不是保費,而是對未來的保障,因為最后能拿30萬、50萬、100萬給你治病且不需要還的只能是保險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