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服務器/工作站產品全球業(yè)務經理莊富瑞(John Fruehe)
8月22日凌晨消息,AMD服務器/工作站產品全球業(yè)務經理莊富瑞(John Fruehe)昨日在北京炮轟英特爾無視客戶需求,并稱在直連架構和集成內存控制器的技術方面至少領先對手6年。
昨日下午,莊富瑞在北京與少數媒體見面,并向新浪科技做出上述表示。在過去的一年多時間里,英特爾在技術與產品上相繼發(fā)力:除了搶在AMD之前9個月推出四核處理器,還宣稱主流產品即將切入45納米技術,而AMD產品還采用65納米技術。
“我還沒有看到哪一個客戶會根據處理器是采用多少納米的制造工藝來決定是否購買,對客戶而言他買的是處理器,而不是納米工藝?!鼻f富瑞否認了65納米技術“過時論”,并稱正如AMD 90納米產品的功耗比英特爾65納米的產品優(yōu)秀一樣,AMD 65納米產品的功耗會比對手45納米的產品更好。
莊富瑞認為,一般情況下競爭對手總是熱衷于談數字,比如說主頻有多高,制程是多少納米,卻從不談給客戶帶來什么樣的好處。相比之下,AMD始終關注客戶的需求,這些需求包括更好的性能、更好的可拓展性、更好的平滑升級性與更低的功耗。
據莊富瑞透露,AMD 2003年推出皓龍時就采用了直連架構和集成的內存控制器,而英特爾直到2009年才會推出類似的產品。在這一技術領域,其已經滯后了六年。此外,英特爾將在2008年底推出類似于AMD的真四核產品(Nehalem),它將滯后巴塞羅那至少一年。
上述AMD直連架構與集成內存控制器的技術領先言論,英特爾公司CTO賈斯汀在今年4月份接受新浪科技獨家專訪時曾探討過。賈斯汀認為,英特爾安騰早在2000年就用過相關技術,在時間上比AMD更早一些,對該技術也并不陌生。
在莊富瑞看來,英特爾上述言論恰是其無視客戶需求的一種表現。首先,英特爾晚于AMD六年才拿出類似產品,很難自圓“領先”一說;其次,這種產品就是客戶想要的,假設英特爾知道該技術,卻不給客戶提供,這其實是一種更糟糕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