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小企業(yè)市場的再度上升,一直以來針對中小企業(yè)的在線備份服務也借勢上揚,IDC的分析師們認為,在線備份市場的上升是有著自然推動力的。IDC公司的分析師Laura DuBois說:"企業(yè)災難備份市場的發(fā)展將趨緩,因此廠商們都在尋找進入新的市場。在線備份服務對于中小型企業(yè)市場特別有吸引力,因為它滿足了中小型企業(yè)市場的特定需求。在線備份服務引起了中小型企業(yè)的極大興趣。你只要注冊一下,決定將哪些文件進行備份,然后設定一個計劃表就可以了,然后你的文件每天就會自動進行備份。 "

對于這場熱潮是如何以海嘯般的速度席卷而來的,這位分析師給出了一個令我們啼笑皆非的答案,"當在線備份市場突然發(fā)展壯大的時候,IDC公司甚至都沒來得及為它建立一個單獨的分類。IDC公司現在并不知道在線備份市場在總價值26.8億美元的數據保護和恢復市場上到底占多大比例。但是IDC公司現在正在統計這片市場的規(guī)模。" DuBois這樣說到。

既然連IDC公司都有些措手不及,那么我倒是真的要好好看看這片市場是個什么樣子了,或許這只是一次像快速躍升的股市一樣的虛假繁榮?

曾經的一敗涂地

雖然同屬"沉默者",又同時在2007年煥發(fā)青春,但在線備份卻不像CAS一樣曾經只是暫時歸于寂靜,而是遭受過一次沉痛的失敗。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后期,即"互聯網時代"的鼎盛時期,各種各樣的投資人都在他們能夠找到的任何基于互聯網的機會上扔錢。這筆投資中相當大的一部分放在了被稱之為存儲服務提供商(SSP)的互聯網公司里。這些互聯網公司就是現在我們所說的在線備份服務提供商,只不過那時候的他們胃口更大,而在線備份服務只是他們眾多服務中的一小部分。

這些公司,募集了投資者各種各樣的鈔票,包括美元、英鎊、法郎和日元,然后這些企業(yè)在市場上停留一段時間后,就像他們突然出現一樣,又開始突然地消亡。到2001年上半年,這些互聯網公司徹底地離開了市場,支持這些企業(yè)的風險投資商以及其它的投資人的賬面上留下的只是顯著的財政赤字。

這些互聯網的死因大部分都很普通,他們沒有根據市場的導向提供市場上需要的服務,提供的原來只不過是帶有有限存儲管理功能的離線存儲。他們所關心的只是空間能否再大一些,但是,更多的空間代表著更多的錢,于是,他們不停地去圈錢,然后擴大空間,好比競爭對手更能吸引眼球。增值服務,根本無從談起,慢慢的,他們退化成了"空間托管商",曾經在招募書中寫的特色服務、創(chuàng)新技術煙消云散。

但是也有例外,例如Storage networks公司不只提供存儲而且還提供復雜的存儲管理。他們選取來自很多廠商的最好的產品,扔掉了他們自己的管理軟件,并且在大多數存儲廠商的相關解決方案上市前,提供完整的組件。他的競爭對手Storability公司,則擁有一個與當時每個人正在做的完全相反的模型,它們提供了一個"網絡"操作中心(NOC),該中心可以遠程管理用戶的數據中心。

可惜,Storage networks與Storability還是失敗了,一家破產,一家被StorageTek收購,但是他們與那些"為容量發(fā)狂并因此死亡"的公司是不同的啊?他們有技術,有理念,更有好的服務,為什么也會失敗呢?

來自失敗者的思考

今天,當我們回顧那些曾經的失敗者時,覺得他們的離去讓我們缺少了很多優(yōu)秀的服務,不禁扼腕嘆息。

一位業(yè)內分析師認為,"在在線存儲服務上進行早期嘗試的企業(yè)中,大部分企業(yè)失敗的命運是注定的。"

從我看來,他們的失敗,不可避免的要與世紀交替中的互聯網浪潮衰退有關,隨著整個".Com"泡沫的破滅,股票大跌,用戶減少,投資者逃離,收入減少,一場不可避免的瘟疫席卷而來,曾經有人形容其為"席卷美國的黑死病",對,就像當年差點讓歐洲人絕跡的黑死病一樣,最健康的最富有智慧的人也難以逃脫。

那些幻想做大而全并只顧著吸引眼球,無法提供真正合適服務的公司在互聯網的衰退中早早的就死去了,他們的為追逐名利,追求大而全的服務與空間,付出了最沉痛的代價。但像Storage networks與Storability的死亡要比那些"為容量發(fā)狂并因此死亡"的公司冤枉得多。

其失敗的原因主要IT經理們對"數據中心認識", 絕大多數的IT經理的思想還沒能進步到他們可以接受不在現場對數據進行存儲與維護的程度。對他們來說,與其說這些公司對他們有幫助,不如說它威脅到了他們現有的工作習慣和工作地位。對于他們來說,他們可能會支持遠離數據中心的工作部署和預算,但是,在線存儲服務是一種外源形式,完全超出了他們的控制范圍。除此以外,IT經理們不太信任一些不知名的公司,不愿意相信這些公司的實際情況也是原因之一。

何以造就今日榮耀

隨著企業(yè)數據的爆發(fā)式增長,以及對遠程災備的必需性,IT經理們不得不去考慮讓第三方加入到他們的存儲工作中來,除此以外,在經過了幾年的學習之后,曾經有些老古董的IT經理逐漸被年輕人取代,而那些留下來的人,也開始慢慢接受新思想。隨著IT經理們的思想進步,以及自身捉襟見肘的存儲管理能力,在線存儲服務又再次興盛起來。

很多人認為,稱這些公司為"在線存儲服務(Online Storage Services)"更為貼切,但我認為,稱其為"在線備份服務(Online Backup)"卻更為合適(這些公司都是基于互聯網的,因此我們都稱其為"在線(Online)",這也是對互聯網熱潮的延續(xù)吧)。這些公司目前所提供的,大部分與備份有關,比如企業(yè)數據在線(基于互聯網的)備份/恢復服務、遠程災難備份、遠程辦公室復制,他們所提供的服務,遠遠不能惠及我們現在所說的那個龐大的存儲管理領域。

但是,這卻是他們如今成功的一個基礎。

提供簡單、有針對性,而不是大而全的服務,是時下的一種潮流,當然,這也是正確的。這些在線備份公司,看準了現在的企業(yè)對于遠程的備份恢復、容災、復制有著迫切的需求,一方面是技術上的,遠程的工作要比現場工作要麻煩的多,甚至有時候工期長的令企業(yè)無法接受,如果有人告訴你:"你只需要通過我們的軟件,以及互聯網就可以實現這一切。"企業(yè)怎么會不動心呢?

而價格上也便宜的足夠讓人接受,像backup.com提供的簡單備份恢復服務價格為每年50美元左右。每天,用戶都可以將新文件或者改動過的文件進行備份,并可以隨時恢復。其還為為中小型企業(yè)用戶提供了許多服務方案。 例如,10GB服務的價格為每年600美元。Mozy公司的面向企業(yè)用戶的在線備份服務MozyPro則更加人性化,也更加便宜,每份MozyPro許可的價格為每月3.95美元,在其存儲集群上儲存數據的價格為每GB每月僅需交納50美分的附加收費。 這樣的價格對于許多的中小企業(yè)有著足夠的吸引力。

不止適用于中小企業(yè)

價格便宜,服務周到,再加上如今IT經理們已經開放的思想,在線備份服務廠商的春天似乎到了,但是,請注意,他們迎來的僅僅是春天,而火熱的夏天似乎離他們還很遠。

似乎是僅僅被認為適合中小企業(yè),阻礙了夏天的到來。

目前業(yè)界充斥著對中小企業(yè)的關注,甚至是迷戀,這些在線備份服務一出現就被定位于中小企業(yè)市場了,卻沒有考慮過其是不是也適合大型企業(yè)?

Mozy公司的最新客戶讓我們對這個問題有了新的認識,在今年4年初,Mozy剛剛宣布,與美國通用電氣公司達成一項金額數百萬美元的業(yè)務合同,為后者在全球的30萬名員工提供企業(yè)版Mozy在線備份服務(MozyPro)。通用電氣對Mozy服務的評價是,其最大的優(yōu)勢在于完善的客戶端支持,用戶可以通過Mozy的客戶端軟件對PC重要數據每2個小時進行一次備份,備份后的數據按照日期/時間存儲于Mozy服務器,一個月內的版本均可以自由恢復。

在每一家企業(yè)都希望削減支出,降低成本的今天,廠商們卻仍然為大企業(yè)設計著"大企業(yè)該用的東西",甚至連我們的評論家們都認為,大企業(yè)天生就該買那些動輒TB、PB的設備,有時候連大企業(yè)們都已經信以為真了。其實,如果我們想想,真的是那樣么?與那個著名的"不求最好,但求最貴"橋段所不同,"最好的不一定最適用"的道理是每個人都能夠情形認識的,在企業(yè)購買設備時也是如此,難道企業(yè)因為購買了昂貴無用的設備而瀕臨絕境的例子還少么?

在線備份服務,作為一種全新的基于寬帶互聯網、大容量存儲空間的備份服務,價格便宜,又能省去購買設備占用的大量資金、人員開銷,甚至連自動精簡配置這樣的節(jié)能技術都不要企業(yè)考慮,難道不是適用于所有的企業(yè)么?一定是中小企業(yè),恐怕并不盡然。

既然大企業(yè)和中小企業(yè)都可以應用在線備份,再加上價格便宜、服務專業(yè),以及IT經理們終于放開眼界,看來在線備份服務的春天不僅已經花兒綻放,我們或許已經可以期待盛夏的到來了。不過,一盆冷水總是要潑的–總是正面的夸獎會讓好孩子也懈怠的,雖然IDC措手不及,雖然業(yè)界褒獎有加,但是如果重又沾染上一次互聯網浪潮時的浮躁與自滿,再好的花兒也會凋謝,再好的公司也會失敗,畢竟,在線備份服務不是CAS那樣硬邦邦的救命般的技術,而且這股熱潮才剛剛興起幾周。

最后,一次收購將EMC公司與在線備份服務提供商伯克利數據系統公司(Mozy.com的運營公司)聯系在了一起,內容是EMC收購了這家在自身業(yè)務領域里頗有些聲望的公司。雖然伯克利數據系統公司現在的盈利狀況還不錯,但是人們卻認為,EMC不過是通過Mozy.com的聲望推銷自己備份領域的主力VTL產品而已,當然,這一切要等到EMC真正開始公司整合的那一天才會揭曉,但是,在線備份業(yè)務確實已經扣動了那些存儲大廠們的心門了。
昊觀存儲:

既然大企業(yè)和中小企業(yè)都可以應用在線備份,再加上價格便宜、服務專業(yè),以及IT經理們終于放開眼界,看來在線備份服務的春天不僅已經花兒綻放,我們或許已經可以期待盛夏的到來了。不過,一盆冷水總是要潑的–總是正面的夸獎會讓好孩子也懈怠的,雖然IDC措手不及,雖然業(yè)界褒獎有加,但是如果重又沾染上一次互聯網浪潮時的浮躁與自滿,再好的花兒也會凋謝,再好的公司也會失敗,畢竟,在線備份服務不是CAS那樣硬邦邦的救命般的技術,而且這股熱潮才剛剛興起幾周。

點此閱讀完整的第189期『存儲e周刊』;
點此免費訂閱『存儲e周刊』,第一時間快速掌握全球領域的最新動態(tài);
點此免費訂閱《信息存儲》雜志,"信息創(chuàng)造價值"。

分享到

多易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