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體而言,本地存儲方案的缺陷非常明顯:

傳統(tǒng)存儲架構之 NAS/中轉服務器方案

有一些企業(yè)采用了傳統(tǒng)的 NAS 方案作為其數據存儲設施,雖然能夠將各生產機臺的數據進行匯聚和集中,也能夠供質檢員進行集中調閱。

但是,一方面傳統(tǒng) NAS/中轉服務器存儲方案,面對超過 PB 以上級別的數據就很難駕馭,使得一臺 NAS 存儲可以對接的機臺數量有限,無法構筑統(tǒng)一的數據存儲平臺,這會使得查詢效率也大為降低;另外一方面,由于傳統(tǒng) NAS/中轉服務器存儲方案采用的都是文件存儲協(xié)議,其架構決定了在海量的情況下,查詢的時間會非常漫長,上億級別文件的查詢需要幾十分鐘才能夠完成,難以滿足客戶的需求。

此外,無論是本地存儲方案還是傳統(tǒng) NAS 方案,都無法滿足先進制造企業(yè)在追求存儲高性價比和高性能查詢時,所需要的多種高級需求:

 小結 

因此,從如上分析可知。傳統(tǒng)存儲由于其架構上的缺陷,已經無法滿足先進制造行業(yè)對于數據價值的需求,更無法充分發(fā)揮數據要素的乘數效應。

而且,不僅僅是生產機臺的數據存儲如此,其整個企業(yè)中的數據基礎設施也沒有辦法由傳統(tǒng)存儲來滿足。傳統(tǒng)存儲架構中,應用跟存儲都是一對一建設、按項目采購,非常容易造成數據孤島;同時,由于各個應用的存儲設備不同,不同存儲廠商之間的數據難以做到共享和平滑流動,數據需要不斷地拷貝遷移才能夠被利用;這些不同的存儲產品,對運維人員的技能也是巨大的考驗。

先進制造企業(yè),要實現數字化轉型,基于傳統(tǒng)存儲已經無法完成,必須考慮如何向軟件定義的分布式存儲架構轉型。

怎么辦?

敬請期待下一期文章:《先進制造業(yè)數字化轉型:典型場景需求及實踐解析》。

分享到

崔歡歡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