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數據中心服務器虛擬化的采用程度

虛擬化的不同用途

最流行的服務器虛擬化用途是提高災難恢復(DR)和工作負載的可用性,動態(tài)分配計算資源和維護一套標準化的“黃金鏡像”,以用于快速部署新的虛擬機,服務器虛擬化也可用于作為私有云平臺。

總部位于伊利諾伊州奈爾斯的鋼管和管材制造商World Wide Fittings公司的技術總監(jiān)Bill Kleyman說:“有些公司認為虛擬化是綠色科技,數據中心可能有10年的老系統(tǒng)在運行,現在他們可以購買兩臺物理主機,執(zhí)行物理到虛擬的遷移,將老系 統(tǒng)的工作負載遷移到虛擬機上,從而減少硬件空間的占用量。”

從2010到2011年,數據中心實現虛擬化的方法仍然很標準(表1),雖然虛擬化技術在不斷提高,但主要用途卻沒有發(fā)生大的變化。

虛擬化抵達企業(yè)端點

虛擬化現在已經超越了服務器應用,桌面、筆記本、平板電腦、智能手機和其它端點設備都開始談論虛擬化了,端點虛擬化不是新技術,許多組織已經進行了基本的評估。

Kleyman說:“數據中心將會在LAN上以數據流形式將整個桌面?zhèn)鬏數绞菘蛻舳嘶騿〗K端,該技術允許最大話終端用戶體驗,因為僅當用戶需要時才有技術流,減少了流動桌面體驗所需的通信流量”。

DCD調查結果表明,2010到2011期間,端點虛擬化的采用有所增長(表1),IT組織部署或擴大它的使用,以改善端點的安全和維護效率。

虛擬化部署遭遇阻力

不是所有IT專業(yè)人員都做好了虛擬化準備,有相當一部分人只是對虛擬化技術進行了評估,并不打算在2011年部署。

組織不使用虛擬化的原因與去年同期變化不大,有很多共同性,如表2所示,今年的受訪者當中,管理只有幾臺服務器的小型環(huán)境的人認為沒有必要添加新技術,另一方面,應用程序的適用性也是令人關注的問題,因為舊的或專有/內部開發(fā)的應用程序很可能不適合虛擬化。

 
 
表2:不使用虛擬化的常見原因

管理和預算也是阻止虛擬化進入企業(yè)的重要原因,組織不使用虛擬化往往是因為缺乏預算或更高的UPS開支得不到批準,IT專業(yè)人員應該量化虛擬化的優(yōu)勢,如降低的硬件成本,減少的宕機時間等。

虛擬化產品的選擇

企業(yè)可以選擇的主流服務器虛擬化廠商有三個:VMware,微軟和思杰,當被問及企業(yè)中部署的主要虛擬化產品時,2010和2011年的受訪者絕大多數都選擇了VMware(表3),DCD:2011有一半的受訪者已經遷移到最新版本vSphere 4.0.

 
 
表3:部署最多的虛擬化產品

Microsoft Hyper-V 和 Citrix XenServer大幅落后于vSphere,只有不到3%的受訪者部署了其它虛擬化平臺,如Oracle VM、Ubuntu的KVM、主機分區(qū)、Redhat Enterprise Linux KVM和IBM AIX WPAR(工作負載分區(qū)管理)。 部署虛擬化的范圍

越來越多的組織開始在大范圍的服務器上部署虛擬化,2011年,43%的受訪者在高達20%的服務器上部署了虛擬化,28%的受訪者在 26%-50%的服務器上部署了虛擬化,18%的受訪者在51%-75%的服務器上部署了虛擬化,11%的受訪者在76%-100%的服務器上部署了虛擬 化,與2010年相比,這是一個巨大的轉變,去年這些數字都更小,隨著時間的推移,虛擬化在數據中心的部署比例會大幅上升。

與去年相比,單臺物理服務器上部署的虛擬工作負載數量也略有增長,2011年,50%的受訪者表示單臺物理服務器運行不到10個工作負載,35%的 受訪者表示單臺服務器運行的工作負載數量為10-20個,有5%的受訪者表示單臺服務器的工作負載超過了30,與去年相比,數字略有上揚。需要注意的是, 單臺服務器運行10-20個VM(虛擬機)的用戶比例有較大的增加,這一趨勢將會繼續(xù),用戶對最大化物理服務器利用率會感到越來越滿足。

數據告訴我們,數據中心支持的工作負載將會越來越多,組織需要應對虛擬機蔓延,位于科羅拉多州拉弗蘭獨立核查服務器提供商Kroll Factual Data首席技術架構師Chris Steffen說:“必須嚴格控制和管理虛擬環(huán)境,有效控制虛擬機蔓延,管理較為松散的環(huán)境,這個問題會演變得更快更大,決策者應該充分認識到服務器和虛 擬機蔓延對其環(huán)境的影響”。

虛擬化部署平臺和廠商

組織可以在幾乎任何現代服務器上成功部署虛擬化,但近年來開始紛紛轉向刀片和大型機架式服務器。2011年,30%的受訪者在刀片服務器上部署虛擬 化,29%的受訪者使用大型機架式服務器(2U或更大),15%的受訪者使用1U服務器,3%的受訪者使用其它類型的大型SMP服務器,這些數字較 2010年都略有增長。

需要注意的是,今年,有24%的受訪者沒有在標準硬件平臺上實施虛擬化,而去年這一比例是22%,略有上升。

虛擬化平臺硬件廠商方面,戴爾、惠普和IBM仍然保持前三甲,戴爾在2011年成為明確的領導者(表4),與2010年相比,Oracle/Sun 微系統(tǒng)略有下降,而安裝思科系統(tǒng)公司產品的受訪者人數略有增長,1%或更少的受訪者正在使用其它服務器廠商,如超微、日立、Egenera、方正、富士 通、NEC、SGI/Rackable System和Unisys.

 
 
表4:虛擬化服務器平臺硬件廠商

應用程序部署和虛擬工作負載

幾乎所有工作負載都可以部署在虛擬機上,包括高端的數據庫產品,如Microsoft SQL Server或電子郵件應用系統(tǒng),如Exchange Server,實際上,Web服務器、數據庫、網絡服務和電子郵件平臺組成了虛擬機上運行的工作負載前四強。

大多數應用程序都適合于虛擬環(huán)境,也有少數例外,那些需要直接訪問特定硬件的應用程序,在虛擬機上運行可能表現不佳,甚至可能會出現錯誤。表5比較 了2010到2011期間虛擬機上部署的應用,由于虛擬環(huán)境的成熟和系統(tǒng)管理變得更加穩(wěn)定,管理員將在Hypervisor上部署更多的關鍵人物工作負 載。

 
 
表5:在虛擬機上運行的應用程序

部署虛擬化的持續(xù)挑戰(zhàn)

虛擬化已經成熟并不斷演變,IT專業(yè)人員仍需努力克服各種技術挑戰(zhàn),DCD:2011要求受訪者回答在部署虛擬化時遇到的最大挑戰(zhàn)是什么,從廣義的 角度來看,受訪者明確對硬件和軟件的安裝,以及性能、部署、備份和日常管理非常關注,表6列出了IT專業(yè)人員面臨虛擬化數據中心時的前12位的挑戰(zhàn)。

 
表6:2011虛擬化面臨的最大挑戰(zhàn)

虛擬化預算和支出

預算和財務規(guī)劃會顯著地影響到虛擬化決策,虛擬化預算仍在擴大,以滿足企業(yè)更大的部署需求,在2011年的調查中,56%的受訪者表示,他們的虛擬化預算將增加,28%的受訪者表示今年的預算沒有變化,只有4%的受訪者預計他們的虛擬化預算將會減少。

從2010到2011年,驅動虛擬化預算增加的因素基本保持不變,節(jié)省硬件成本,減少電力需求 和釋放物理空間是驅動預算增加最大的動力,另一個因素是許可問題,即使基礎Hypervisor基本上是免費的,但生產級許可費,每個虛擬機的操作系統(tǒng)副 本,以及額外的應用程序副本都是需要花錢的,除了許可外,組織必須取得配置、監(jiān)控和管理虛擬環(huán)境的工具,表7列出了虛擬化預算膨脹的幾大原因。

 
 
表7:驅動虛擬化預算增長的因素

虛擬化預算的削減原因大都相同,一些受訪者表示預算減少,經濟和金融因素,或云提供商提供的服務是首要原因,此外,先前的投資如果提供了足夠的基礎設施和性能,也可以緩解短期的虛擬化開支。

云計算和數據中心

數據中心需要提高硬件配置,使用和管理方式,傳統(tǒng)情況下,采購和安裝調試硬件設備需要等待數周 或數月,這在現在是不能接受的,虛擬化是簡化這個過程中的重要一步,因為他極大地提高了硬件的利用率,提供細粒度的資源分配方式,允許對每個虛擬機的位置 實施完整遷移。云計算通常是以虛擬化為基石的,允許組織按需動態(tài)和彈性地提供服務器,并且由于用戶通常使用自助門戶提供服務器,云計算也可以減輕IT人員 的負擔。

Kleyman說:“來自Layer 7和PingIdentity的新技術允許IT管理員鏡像活動目錄等關鍵功能到云中,這使得單點登錄以及身份聯合功能可以納入軟件即服務和平臺即服務。”

在私有云中,對某些應用,組織可以利用云計算的好處,同時保持現有數據中心基礎設施,相反,公共云允許企業(yè)將非關鍵工作負載外包給公共云服務提供商,從而消除應用程序和硬件需求。

據DCD:2011調查結果,云采用增長緩慢,2010年和2011年的結果只相差幾個百分 點,大多數受訪者尚未使用云技術,只有一小部分受訪者已經(或即將,在未來12個月里)采取某些形式的云計算(表8),位于西雅圖RedMonk公司的軟 件行業(yè)分析師Michael Cote說:“云商販告訴我,云服務提供商和電信公司目前比‘企業(yè)’更感興趣。”

 
 
表8:云采用情況快照

公共云和私有云

根據2010和2011年調查收集到的數據顯示,成本和靈活性是選擇公共云提供商的兩大驅動因 素(表9),外包計算資源給公共提供商允許組織創(chuàng)建和擴展資源,包括創(chuàng)建新的服務器和分配新的CPU,內存等,按需提供而無需任何資本投資,實際上,所有 資本開支都將分攤到每月的營業(yè)費用。

 
 
表9:考慮公共和私有云基礎設施的動機

私有云允許組織利用云計算的好處,如使用動態(tài)和彈性資源擴展快速配置,同時維持內部的基礎設施,這也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現有IT基礎設施,而不是使其退役或放棄它們。

根據DCD:2011調查的數據顯示,能否保留初始投資已經成為私有云采用最令人信服的理由, 許多企業(yè)也為DR和業(yè)務連續(xù)性利用私有云,此外,自助服務和自動化也是私有云吸引企業(yè)的另一個原因,SearchDataCenter.com預計這些原 因在未來將會一直是有力的驅動因素。

分享到

fanz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