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loud CEO季昕華:我的愿景是每個人都可以在不侵犯別人隱私的情況下獲取他應該獲得的數據。
轉型與“回歸”
2012年3月,從盛大離職的季昕華和好友莫顯峰、華琨等一起成立了自己的云計算公司——優(yōu)刻得(UCloud)。
公司成立后專注于云計算領域,5年來得到了迅速的發(fā)展,目前在全球有17個數據中心,吸引了多輪風投,而最新的一筆9.6億元人民幣D輪融資也于今年3月入賬;UCloud已經成長為一家估值超過百億元的高科技黑馬公司。
不滿足于云計算領域的成功,作為國內中國首代黑客以及最早一批轉型成功的黑客的代表,季昕華和他的同伴開始了新的探索。
突破口就是大數據。
經過八個月左右時間的低調研發(fā),季昕華率團隊于6月27日在上海楊浦區(qū)的小南國花園酒店正式發(fā)布了一款名叫UCloud“安全屋”的全新產品。
UCloud CEO季昕華,中國云際計算項目負責人、國防科技大學教授王懷民,科技部重點研發(fā)計劃專家組專家、南京大學教授趙建華,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教授凌曉峰等出席UCloud“安全屋”解決方案發(fā)布會
之所以選擇在楊浦區(qū)發(fā)布,是因為楊浦是UCloud的誕生之地,當地政府對UCloud及相關項目的支持,是UCloud健康成長的動力。楊浦區(qū)副區(qū)長談兵特別出場表示了熱烈的祝賀與更高的期許。
當然,“安全屋”的研發(fā)與問世,也離不開楊浦區(qū)的支持。
解析UCloud“安全屋”的震撼優(yōu)勢
數據需要在流通和使用中產生價值。在保證數據所有權不變的情況下實現數據使用權的交換,在確保用戶隱私的條件下應用并發(fā)掘數據的價值,是UCloud的核心思路和理念。
“在產品側打造一個數據平臺,安全性則是最重要的。”談到推出UCloud“安全屋”的初衷,季昕華表示希望在合法合規(guī)的前提下,實現線下數據交換與轉移共享到線上,能夠讓各方各取所需,并探索出適用于全行業(yè)的數據安全流通的標準,實現云間協作。
UCloud CEO季昕華在當天的發(fā)布會上說:“‘安全屋’就是這樣一個全方位的安全體系”。
穩(wěn)定、聚合、靈活、安全等是UCloud安全屋的主要特點。“安全屋”還具有如下幾大特色:
一是實現了數據的確權,有效區(qū)分數據的所有權和使用權。用戶可以把數據放心的交給UCloud。借助專門的云安全手段包括完整的審計體系,一方面,數據可以隨時隨地上傳,但使用者只能根據所獲得的權限進行瀏覽、下載,另一方面,區(qū)塊鏈技術確保全方面記錄每個用戶對數據操所做的操作,即使遇到數據泄露情況,可以進行全程追蹤并依規(guī)依法予以懲處;
二是提供了一個高度可靠的計算環(huán)境,在這個環(huán)境中數據存儲和使用完全分開,UCloud提供的海量分布式系統以及專門設計了加密的能力;標準接口可滿足三縱三橫的系統參與到整個體系之中,實現自主互聯;
三是具備定制化的能力,可以滿足各個行業(yè)的需求。
為什么UCloud能夠做到?
UCloud是國內最早提供公有云服務的獨立云計算公司之一,目前已服務了5萬多家企業(yè)級客戶,在大量數據交易和數據應用場景、提供云服務與分布式海量系統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
“安全屋”的發(fā)布,也是學術和產業(yè)實現真正融合的成功案例。
UCloud“安全屋”是云際計算項目的重要參與者之一,也是該項目基礎理論和創(chuàng)新研究的重要成果。
云際計算是中國學術界和產業(yè)界聯合提出的一個全新概念,是指以云服務實體、云服務提供實體之間的協作為基礎,通過云資源的深度融合,方便開發(fā)者通過軟件定義的方法定制云服務,創(chuàng)造云價值的一種新型的云服務形態(tài),其目標是“服務無邊界、云間有協作、資源可共享、價值可交換”。
值得一提的是,與BAT的現狀相比,UCloud作為中立的第三方云計算平臺,巧妙地避開了同業(yè)競爭的問題。得益于此,UCloud可以打造國內最開放的云生態(tài)平臺,跟合作伙伴在多個領域開展產品與技術合作,并且注重跟伙伴的合作深度,將業(yè)務合作落實到實處。
發(fā)布會上,UCloud還與上海聯通、Intel、華院數據等合作伙伴進行了安全屋產品簽約儀式,達成戰(zhàn)略合作伙伴關系。
UCloud CTO莫顯峰(右)與上海聯通大數據中心總經理姚健進行簽約
在與上海聯通的合作中,UCloud安全屋為聯通“沃+數據大賽”提供安全的承載環(huán)境。安全屋的解決方案在業(yè)界是唯一僅有的,確保了數據合理使用且不泄漏,上海聯通也將與UCloud安全屋在精準營銷、金融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更多方面開展深入合作;UCloud還與在基礎設施、大數據、人工智能領域具有深厚研究與實踐的高科技領頭羊英特爾聯手,在AI芯片以及深度學習平臺上開展合作,Intel也將為UCloud安全屋產品提供完善的軟硬件環(huán)境和各種技術支持。致力于數據分析挖掘為核心、提供垂直化的大數據應用的深度孵化和通過數據分析來推動管理科學決策與管理優(yōu)化的上海華院數據,也將與UCloud一起在醫(yī)療、金融、電信和電商領域展開深度合作。
從百億級到千億級的躍升
“安全屋”的推出,喚醒和激活了“沉睡”的海量數據,讓數據發(fā)揮出更大的作用,無疑將帶動整個數據經濟社會進入一個全新的發(fā)展階段,對于UCloud來說,一方面,可以為用戶安全地挖掘和利用大量積淀在UCloud的公有云平臺上的寶貴數據,同時還可以吸引更多的數據遷移到云平臺上來,完全是一件一舉多得、利國利民的大好事。
據了解,UCloud安全屋目前支持包括交叉營銷、AI訓練數據分析、政府數據開放共享和金融數據共享等4大關鍵性應用場景。
對于政府機構而言,如何將各委辦局上傳的信用信息數據進行匯集、存儲,以保障數據高度安全?如何實現對數據調用者的動態(tài)管理?如何在可控范圍內實現對高校、行業(yè)協會、企業(yè)的數據開放?上海信息中心正在嘗試利用UCloud安全屋產品對采集的數據在加密的環(huán)境內調用、計算,輸出的結果已經為數據使用方提供了有效的參考。UCloud“安全屋”致力于確保安全儲存各類數據,為大數據處理與分析提供計算資源,并基于復雜的權限管理系統和完善的結果審核機制,實現信息跨部門互聯互通與對外信息開放。
這意味著在打破政府信息孤島,實現跨部門互聯互通、對外信息開放方面,UCloud邁出了重要的第一步。
安全屋的成功發(fā)布和產生的巨大效應,讓季昕華感覺到自己的判斷的準確性。他告訴DOIT記者,UCloud已經將以C(Cloud)為主的戰(zhàn)略調整為“CBA”三位一體發(fā)展戰(zhàn)略,逐步走向大數據(BigData)和人工智能(AI),同時打造開放生態(tài)。
在取得初步成功的基礎上,季昕華表示有信心再用幾年的時間將公司擴大為一家估值上千億元的公司。